您好!欢迎访问,中交协物流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

中交协物流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


第十五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年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动态


上海归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卫昌


日期:2019-06-18
来源:中交协物流技术装备委
浏览量:




王卫昌:尊敬的褚会长,郭会长,还有各位嘉宾。大家早上好,今天有幸我代表我们公司做新技术的介绍。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现在我们集装箱公转铁技术,大家都知道现在公路运输,高速公路的压力非常大。所以说原来的时候,散货,公转铁已经实现了。也就是煤炭,矿石已经实现了,下一步集装箱运输现在国家也在公转铁,公转铁技术要求之后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也对这方面进行研究,发现问题之后我们做了一些相应的技术。
    现在大家为什么是说公转铁,就是说大家在物流上面追求的是一种高效,节能,还有一个节省成本。铁水联运节省物流成本30%,这个数据实际上是保守的,不止30%。
    这个现有的铁路装卸模式也有一些问题。因为我们公司,我们所有的团队成员几乎全部来自港基行业和港口,集装箱港口的人员,所以集装箱的装卸比较熟悉,对铁路上来说,铁路的量跟海口没有办法比的,所以我们想把海港先进集装箱工艺模式和技术带入铁路上,促进铁路运输
    现在铁路上一般装卸的是用正面吊和叉车,这种模式比较慢的。还有效率相对高一些的龙门吊。是跨铁路的穿行作业模式,这个效率相对比那种好一些。
    而正面吊叉车转弯半径比较大的,对站场占地比较大。传统龙门吊技术含量低一些,效率低。因为铁路上对成本要求比较高,不像海港对集装箱装卸龙门吊要求非常高,比如说减摇技术。就是那个摇摆。它那个钢丝非常软,一软,摇摆很厉害,对集装箱装卸定位有一些威胁。这是铁路堆场的事故现场。它就是在运行的时候集装箱产生摆动,把车拽倒了。这种设备就是技术要求相对比较低。国家质检总局也会对设备建造检测没有什么问题,就是一个模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还有一个装卸效率的问题,现在在海港和铁路装卸效率上,现在海港上也是了还铁联运的。他装卸一趟列车是8-10个小时,全球是这样的时间。我一个海港上铁路占站场,要运出一趟列车要10个小时,这个铁路利用率是非常低的。现在连云港中华物流,他们的自动化列车装卸线到全球最快的速度也要6个小时。为什么采用效率那么低的穿行作业模式呢?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设备形式,现在全球的集装箱装卸设备也是用了60、70年前的设备,也都是国外的,还有一个成本的问题,效率基本够用,量不够。基本够用。所以采用了目前主流作业模式。大家知道集装箱量不够,第二个没有新的技术出现。
    我现在拿到数据,现在集装箱运输,整个运输3.6%的样子。大于96%以上的集装箱运输通过海路运输的,公路运输的。所以公路的运输非常大,大家开车知道,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高速公路上集量太大了,自己开车都觉得害怕。所以国家说往铁路上运,用铁路大运能把这个解决掉,同时集卡减少,也符合环保的政策。保卫蓝天也是减少集卡运输量。
    现在散货的公转铁已经完成了,市面上已经看不到。下一步集装箱公转铁开始布局,为什么集装箱公转铁?够拥堵,环境污染。集装箱铁路运输比例要达到60%,如果那么大集装箱量从3%点几到提升到60%,这是那么量变,必然会质变。必然会带来巨大的问题。现在我想把我在海港经验带入铁路上来。
    海港上目前用的主流技术还是六七十年代的技术,没有变革。这个新的技术出现之后装卸会产生革命性的装卸革命。现在要达到60%,现在主要是串行的,必须要改变这种模式,不改变是做不到的。我们现在堆场吊出现了,彻底改变了集装箱装卸模式,把串行改成并行。这个产品出现之后,大家看一下这个小视频,我们公司的。这种产品现在已经做成了。实验出来,现在这个产品目前在连云港集装箱码头做实验,这是航拍的产品视频。这个集装箱吊具要减摇,我们这个设备没有任何的摇动,效率高这是模拟的,还有装卸集卡的。这种产品的模式实现。
    并行作业模式是引自于一个物流企业的作业模式的概念,并行模式。这是目前大家知道的串行模式,装火车一节一节的装。改成并行装卸模式,几十台设备一起干。大家知道我几十台设备是不是投资增加了?不是,这个设备利用集装箱堆场里面设备装卸列车,就是堆场做一个模式改变就可以了。不用增加新的设备,连云港也好,各大海港也好,他们装卸列车是用新的设备,从堆场里面把集装箱拉出来,用在铁路边上做装载。多了一个工具,我们是集装箱堆场直接用这个设备装车,少了一道工序。同时不用增加设备。下面对我们这个产品做简单的介绍。
    堆场吊,这是我们产品简称CTC,这个是实物照片,这个参数是20尺,40尺,双20和45尺的,这个工作速度,整车运行速度240米每分钟,现在在全球的海港的设备的速度也达不到的,海港的集装箱大车正机运输速度最高160,他没有办法提高,不是说他电机不行,强度不行。是因为有一部分零部件采用信号传输技术,包括供电技术限制了整机速度,只能做到160,做不到240。我们打破了新技术。可以整机速度做到240。设备自重也有80-95吨,我刚才演示的龙门吊大概在300吨左右,我们现在这个设备只有80-90吨。设备辎重大幅度降低,还有轮压也大幅坚决减少,龙门吊在34-40吨,对地基要求非常高,现在设备轮压只有17吨,这样的话对地基处理节约成本非常大。这种设备出现了,堆场怎么布局呢?现在我们研究成熟的布局叫并行作业模式,一个简图。我画了八条线,八个区作业。如果集装箱堆场比较大的,和海港合作我可以布置70个区,80个区,一趟车可以一次性解决,比如比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布置十个区,可以罗列车的方式实现。这样可以一次性装十几节列车,这样速度必然大幅上升的。
    这种作业模式可以根据箱量和堆场大小调整箱区的数量。现在集装箱没有上来,随着大幅度上升以后可以不停的拷贝可以了,简单加法就可以了。堆场吊装卸不超过2分钟,这个图片,我以一次性列车为案,我说2分钟都是保守的。这个设备装卸时间实际上理论上达到了半分钟,30秒可以实现列车的迅速的装和卸。30秒可以协定,2分钟是考虑到平均时间。挪几次车就可以把整个车搬完,现在很多堆场,在铁路上重新买设备,没有结合起来,堆场和铁路装卸车一起结合起来做。
    我们和一些相关单位也做了一些并行工作模式,做了一些研究。研究完之后发现现在一趟列车装卸时间可以从十小时缩短到30分钟。刚才说了两分钟,刚才是装卸时间,30分钟是有了列车进出时间。这样的话一个铁路线,我们每天可以发48趟列车,30分钟。原来发两趟到三趟列车,这样铁路利用率大幅提升的。周转效率提升以后,箱子可以迅速拉走。在海港设计轨上,第一个在箱子在堆场里面堆存时间短就是周转率大幅提升,对集装箱堆场的产能大幅提升。
    我们对这套系统也曾经邀请了专门做仿真的公司做计算机仿真系统。按这是我们仿真数据,一些堆场集装箱的效率,我们做了性能仿真,包括高峰期的作业量,发现并行作业模式,效率大幅提升。相当于原来效率至少2倍以上。
    这种堆场布局,我们现在也在研究这一块。怎么样适应现有堆场,目前不是说提高到60%,一天就上来了,是逐步上来,用十年、二十年可以达到这个运输量。这个过程中怎么去利用现有的铁路堆场,怎么样去提升它产能。这是我们这个技术结合了现有的技术,这个堆场这一块,四列的,这是用我们现有设备就可以了,在铁路边装卸列车这一块,现在全球也出现很多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有好有坏!但是我们评判它的标准只有一个标准,能否为客户省钱。怎么样省钱实现快速装卸列车,这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只是一个想法,下我们工作主要研究这个模式下,现有堆场的模式。
    这个是一个视频。也无法放了,太大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