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突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一直以来,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简称部公路院)始终将科技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构建梯次完备的人才结构、落实培养资助经费保障、提供重大科技项目平台、开展学习交流活动等多种方式,厚植科研工作者成长成才的沃土。
在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的滋养下,一批批优秀人才在部公路院崭露头角,以昂扬的姿态、旺盛的活力和卓有成效的业绩,书写了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的绚丽篇章。
李鹏飞
实验室中深研现实难题
北京市通州区部公路院试验场的一间实验室内,立着一块写满字的白板。“近期各地洪涝灾害严重,我带领团队成员进行成果梳理,总结出了汛期桥梁应急检查的要点。”旧桥检测与加固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鹏飞说。
自2014年入职部公路院以来,李鹏飞长期工作在公路桥梁安全保障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一线。得益于良好的实验条件和浓厚的科研氛围,他不断成长,产出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保障桥梁安全服役、推动公路桥梁养护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试验场助力应用型研究
“我们是应用型学科,光靠想是想不出来的,需要做实验。所以我喜欢待在试验场,这里很安静,还有实验需要的各种设备。”李鹏飞说。
据了解,李鹏飞所在的实验室拥有大型液压伺服加载系统、多功能振动台、200吨疲劳试验系统等60余台先进设备,可针对大尺度桥梁结构,开展承载性能分析、检测与监测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手段被应用到桥梁性能监测中,要开展相关研究,就必须有能适应最新实验需求的场地和设备。为探索公路基础设施传感器寿命不足问题的解决路径,一条长525米的足尺环道在2022年应运而生。
“这个环道是公路传感器性能足尺验证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1∶1还原了我们平时走的公路,环道路面下,我们用不同方式布设了40多种传感器。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试验。”走在环道上,李鹏飞显得很兴奋。
据介绍,部公路院在国家拨款的基础上,专门拨付资金用于该环道的建设,还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解决施工面临的用地、人力、配套设施等问题。
基于环道试验,李鹏飞团队提出了不同类型传感器的高韧性防护方法并研发了相关装置,系统建立了集成式公路基础设施服役性能与健康监测传感指标体系和感知方法,突破了传感系统的智能自唤醒、自补偿和自修正技术,构建了桥梁结构的全方位实时动态监测体系。
传帮带持续提升专业能力
入职后没多久,李鹏飞就得到了一个带队开展特大桥检测的机会。
彼时的李鹏飞虽然专业技术过关,但项目流程、手续等方面的事务并不熟悉。“团队专门调配了一名有经验的同事协助我,他尽可能多地让我在前面尝试,他在后面‘修修补补’。”李鹏飞回忆道,此次项目是检测评估四川高速公路上的47座特大桥,这些桥分布在四川不同片区,需要不停转场、不停和各方协调。“刚开始是同事协助沟通,大概三个月后我就基本能独立完成了。”他说。
这次项目涉及桥型多,在推进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各类问题,但不管何时、有何疑惑,只要李鹏飞请教,就一定能够得到院里专家前辈的解答。也就是这一年,他把几乎所有特大桥桥型都摸索了一遍,为他后续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现在我带年轻团队成员和学生也像从前团队前辈带我一样,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到现场和牵头做项目的机会,我也随时准备为他们答疑解惑、为他们‘兜底’。”李鹏飞说。
正是在这样注重传帮带的良好环境下,李鹏飞不断产出创新成果,他研究推出公路桥梁检查评定、性能监测和抢通保通技术体系、方法及装备,攻克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时机、有效预应力检测等技术难题,为公路桥梁安全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杨秀军
重大工程中创造领先技术
在部公路院所属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设计院)机电分院总工程师杨秀军的书架上,整齐摆放着一排排公路隧道领域的中外文文献,这是他参与项目工程时攻克难题的灵感来源,也是他深耕公路隧道机电领域近20年留下的财富。
在设计院,杨秀军借助各类工程项目和学习交流平台,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攻克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为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大娄山隧道群等国家重点交通工程项目建设贡献了科技力量。
接触前沿信息了解基层痛点
能接触到行业顶尖的专家,是杨秀军认为在部公路院工作的一大幸事。
入职后杨秀军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湖南岩门界隧道防灾体系的研究。这个工程涉及通风、消防、供配电等多个方面,对当时的他来说挑战较大。颜静仪等多位资深专家的悉心指导,为他一点点扫去障碍,也让他积累了宝贵经验。
“遇到难题时,前辈会让我先思考,再有针对性地给我指导。到项目关键节点,前辈会组织集中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提升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我之后参与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杨秀军说。
部公路院开展的各类培训班和学习进修,也为杨秀军提供了接触行业泰斗的机会。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杨秀军在公共安全行业领军人物钟茂华的带领下,了解了国内外公共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创新思维得到极大启发。
交流学习的平台远不止于此。
赴瑞典、丹麦对厄勒海峡通道进行考察,让杨秀军积累了水下隧道运营管理、灾害预防方面的技术和经验,为他参与港珠澳大桥项目提供了有益参考。
参与交通运输部项目审查,深入甘肃等地了解行业诉求,收集一手资料,为杨秀军编制相关标准规范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部公路院,既能接触到最前沿的信息,又能了解最基层的痛点,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杨秀军说。
啃下重点工程创新“硬骨头”
进入设计院后,让杨秀军得到最多锻炼的,莫过于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设计项目。
“我是这一项目通风及消防系统的分项负责人和科研负责人。当时国内外没有深埋特长沉管隧道的先例,也没有技术规范提供指导,几乎是零基础开始进行技术攻关,难度很大。”杨秀军说。
为给项目建设尽可能多地找到参考,他和团队对上海崇明岛、青岛胶州湾、厦门翔安等地的水下隧道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同时广泛查阅国外资料,为技术设计寻找理论支撑。“那时仅外文文献就读了整整一箱,积累了不少新知识,也提升了外文阅读能力。在苏权科、陈绍章等知名专家的指导下,系统思维也得到了锻炼。”杨秀军说。
为啃下项目“硬骨头”,创新成果接连涌现。港珠澳大桥项目中,首次引入国际道路协会的标准进行通风设计,首次建立沉管隧道多孔侧向集中排烟系统的技术标准及设计方法,首次设计开发了特长海底沉管隧道联动救援系统……一个个新方法新技术,都是杨秀军成长的勋章。
港珠澳大桥项目结束后不久,杨秀军又投身到深中通道的建设中。面对超宽断面为隧道通风消防系统设计带来的新挑战,杨秀军带领团队开创性提出顶部集中排烟技术,解决了超宽断面沉管隧道排烟效率低的难题。
“能有国家级重点工程这样的前沿平台,让我以高标准进行科研训练,产出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是我的幸运。”杨秀军说。
许斌
“接地气”的研究服务行业发展
8月,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的宣会高速公路创优咨询项目现场,部公路院中路高科(北京)公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公路高科)科技开发与咨询部部长许斌正与项目组成员在施工路段上调研。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许斌一直以来秉持的工作原则。“我希望能把科研成果落地应用,真正服务行业、服务社会。”许斌说。部公路院及公路高科提供的项目及平台资源,为他开展“接地气”的研究创造了绝佳机会。
一点一点反复试验
“部公路院及公路高科有很多实践应用方面的课题和项目,与我的工作愿景和兴趣十分相符,所以博士毕业后我选择了到这里工作。”许斌回忆道。
入职后,许斌致力于特种路面铺装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开发,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透水铺装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北方寒冷地区的耐久性透水路面应用技术研究”等系列科研项目,进一步深化了博士期间就在进行的高性能路面材料相关研究,并于2023年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元共混体系下高黏改性沥青老化行为与靶向施控研究”。
“基于河北省交通科技项目,我们专门针对北方寒冷天气下透水路面的耐久性进行了研究,结合气候特点和透水路面材料特性,探索适用于北方地区的透水路面成套技术。”许斌介绍。
这一项目实施过程中,部公路院及公路高科的支持无处不在。配套资金、试验设备、试验平台以及研究团队等,都为许斌的研究增添了强有力的助力。
“我们在试验路上一点一点尝试新型材料试铺的画面至今记忆犹新。自己动手去做、去尝试,才能对研究对象有切实的感知,研究思路才能更清晰。”许斌说。
在反复的试验和调整中,许斌和团队研制出了透水路面专用改性沥青,提出了一种可承载的全透水路面结构并研发了相关建养材料,目前,研究成果已在12万余平方米路面上实际应用。
技术咨询磨炼硬功夫
为工程项目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是许斌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他成长的重要渠道。
“技术咨询与做单纯的科研课题不同,它需要直接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需要面对专家、业主等从不同角度提出的疑问,经常会面对很大的压力。”许斌说。
在开展雄安新区京德、荣乌新线高速公路“永久路面结构与材料一体化设计”的技术支持工作时,他就经历了一段背负巨大压力的日子。
“工程推进过程中,方案要经历无数次的验证和调整。有时一个指标在前期试验和理论分析中通过了论证,在实际生产中又出现问题,又需要一点一点倒回去重新进行验证。”许斌说。
无数次的试验为方案制定提供了支撑,也激发了他的创新思维。许斌所在团队创造性提出基于高掺量胶粉沥青材料的长寿命路面技术,并成功应用于京德、荣乌新线150余公里的高速公路路面,有效助力雄安新区交通强国试点建设。
该项目为许斌积累了长寿命路面技术相关经验,也提升了他的抗压能力。如今正在进行的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磷石膏固体废弃物路用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中,许斌承担了类似工作,但遇到的技术问题、面对的各方压力,对他来说已是“小菜一碟”。
“参与这些真正落到实处的项目最能锻炼人,也让我很有成就感。未来我走在这些道路上,也可以自豪地向别人介绍:‘你看,这条路是我参与建设的’。”许斌笑言。
张盼盼
跨专业科研拓宽成长“舞台”
部公路院基础研究创新中心“青藏高原韧性交通基础设施攻关团队”(简称团队)的工作室里,挂着一张团队成员在青海省玛多县的合影。“那是2022年1月,我们通过试验找到了能在负温条件下正常水化硬化的混凝土材料。”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张盼盼回忆道。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从事岩土工程等结构学领域相关研究的张盼盼,在进入团队后,又学习积累了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材料学等专业领域的知识。在一个个需要学科交叉的研究项目中,她增强了跨专业科研的能力,也收获了满满的成果。
适时调岗丰富知识背景
“毕业后刚到部公路院时,我在交通公路工程研究中心(现道路研究中心)工作。2019年,我对未来发展产生了迷茫,院里给予了我一个调整岗位的机会,帮我很好地度过了迷茫期,也为我进入现在的团队奠定了基础。”张盼盼说。
进入团队后,张盼盼参与了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新建川藏铁路配套工程科技项目等,对道路基础设施低温建造与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为找到能使水泥在恒负温条件下保持良好水化硬化性能的材料,张盼盼和团队成员在海拔4300米的冻土试验基地开展测试,设计优选出性能良好的负温外加剂,为新型水泥在高寒高海拔持续负温条件下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试验过程很漫长,我们需要一点点尝试每种可能有效的材料。由于材料学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刚开始时我遇到了不少阻力。但团队成员给了我很多帮助,不仅教给我材料学的专业知识,也启发了我的研究思路。”张盼盼说。
此次研究让张盼盼深入了解了各种路面材料的性能特点,也让她的创新意识得到提升。在后续开展的新项目中,她创新性提出可负温水化的水泥乳化沥青喷射混凝土材料,研发了适用于高原隧道施工的简易装备,为解决高原地区喷射混凝土回弹率大、混凝土抗渗性差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前沿研究创造成长机遇
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成为了交通运输行业关注的重点。张盼盼针对该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让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参与了部公路院交通强国试点项目“公路数字化技术及基础平台研发与推广应用”的研究工作。
这一项目中,张盼盼和另一名团队成员共同主导梳理了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等不同阶段的公路数字化对象清单和指标体系,针对性提出了其数字化表达方法,明确了公路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技术实现路径。
“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梳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标准规范后,我对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的研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难点有了全面了解。”张盼盼说。
依托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张盼盼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的“舞台”上大展身手。空天地一体的公路信息快速采集、公路点云数据的智能分类与几何特征自动化提取等关键技术被一一攻克,道路基础设施点云智能处理软件、公路建设与养护一体化管理平台等技术成果不断产出并推广应用。
2023年5月,在部公路院举办的青年才俊科技创新沙龙活动上,张盼盼分享了她关于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的思考,并与其他专业的科研人员进行交流。
“接触新领域的专业知识很有意思,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我的‘舞台’一定能越来越大。”张盼盼畅想。